今天接着聊聊表演。
聊聊我对表演的一些理解。
我觉得,表演,一般有三个阶段。
第一阶段:新人演员,
新人演员阶段,主要特点是,对表演开始感兴趣,想要学习表演,不自觉模仿他人表演,有了想要成为演员的想法,参加表演学校或者培训班,开始参加群演,特约,学生剧组,低成本制作拍摄等等。
新人演员没有太多经验,对自己能演什么,适合演什么,不是很清楚。
不断投简历,不断试错。
新人演员一个最大的特点是:不稳定。
新人演员喜欢表演,但是不确定是不是一辈子要从事表演,有的是心血来潮,玩一玩就走了。
展开剩余85%只有很少一部分非常坚决,非常认真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,最终成为职业演员。
在表演方面,新人演员没有表演套路,技巧,只能靠真情实感去表演,甚至都不能称之为表演。但是这种真情实感,有时候却有独特的魅力,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导演,有些项目愿意用新人演员,非职业演员的原因。纯真质朴的情感本身就具有感人的力量。
从这个角度来说,新人演员也有他们的优势,但是还是那句话,不稳定!
也许今天状态极佳,每条都过过过!
也许明天就完了,什么都没有了。
或者上一条几乎完美,但是让ta再来一条,却怎么也出不来同样的效果了。
一句话:不稳定!
小制作,没问题,可以去试错。成本不高。
但是大制作,工业化制作,很难。资本最讨厌的就是不确定性。
新人演员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:
1积累,提高自己的稳定性,可靠性,信用
2如何熬过漫长的成长期:适应他人的拒绝,不断坚持投简历发资料找工作
第二阶段:职业化阶段
这时候,演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,实践,掌握了一定的技巧,能够按时交付保证质量的表演。
这个时期的特点是,演员学会了一些表演的套路。
比如说,
该哭的时候,怎么哭,马上就能哭出来。
该笑得时候,怎么笑,马上就能笑出来。
职业演员,不同于新人演员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稳定可靠。
几乎所有的剧组,都是有时间进度的压力的,
一个职业的演员,和任何工作一样,就是在规定的时间,完成规定的工作。
不存在今天心情不好,演不了了,
或者今天没有情绪,哭不出来。
对于职业演员,这种事情极少发生。
至于炸组,迟到早退,违法乱纪,等影响剧组和个人的事,更少。
职业演员另一个特征是,类型化。
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,ta已经有了清晰的自我定位:
自己适合演什么,能演什么,演过什么,
当ta再投简历资料的时候,ta有清晰的目标,只投某种类型,只演某种类型
这样的成功率可能很高。
而且,剧组招人的时候,想到ta的角色,也大多是这种类型。
比如,某个女演员,就演媳妇,大家一有媳妇的角色,第一个想到她!
另一个女演员,专门演第三者,大家一想到她,就想到第三者!
这就是类型化,职业化。
甚至包括许多明星也如此。
第三阶段:一人多面的表演艺术家。
只有很少的演员能突破类型,成为表演艺术家,演什么像什么。
既能演好人,也能演坏人,
能演国王,也能演乞丐
能演老人,也能演少年
能演男人,也能演女人,甚至能演外国人!
这样的表演艺术家,或者表演大师,很少。
robert de niro可以算一个。
daniel day-lewis算一个
国内,石挥,算一个。
成为这样的人,天赋和努力缺一不可,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,但是向他们学习还是可以的。看他们的表演,都是一种享受!
最后,还有一类演员,我没讲。
这种人,我称之为X类演员。
X类演员,天赋极高,他们甚至一出场就是高潮!
他们的表演稳定,可靠,而且不是类型化的,有一定深度,有点接近表演大师。
举个例子
River Phoenix,在《伴我同行》中,才15岁,表演已经非常成熟了,除了天赋,没有其他解释。而且从他之后的片子看,这不是瞎蒙的!的确是实力,是成熟稳定的发挥。
就像大部分人一辈子都不一定能听懂交响乐,莫扎特8岁就写出交响乐了,只能用天赋解释。
还好,这种人很少,可以忽略不计,但是的却有这样的人。
当然,如果遇到这样的演员,那导演做梦都能笑醒。
关于演员,表演,我们今天就聊到这,我是于云生导演,我们下期节目再见。
发布于:辽宁省